首页 产品和服务 环境社会治理报告

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

ESG的内涵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披露年度环境治理报告(ESG)、社会责任报告(CSR)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正成为广大上市公司、国企、央企、跨国企业、大型投融资机构群体的重要战略选项。ESG报告参考标准主要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标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标准、证券交易所披露指引或指南、国内团体标准以及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组织的披露指南与指引。

1、E代表环境,强调企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主要考虑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例如:污染物的排放、废物的处理方式、能源消耗和效率、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资源枯竭等。

2、S代表社会,强调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主要考虑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

  例如:员工管理、福利与薪酬、员工安全、与上下游供应商及服务商的关系、产品安全性等。

3、G代表治理,强调企业要提高治理水平,主要考虑企业制度层面的建立;

  例如: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

Environment 环境

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体现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以及可以促进的正面影响,企业应该识别这些影响,并采取措施最小化负面影响以及积极贡献正面的影响。常见的环境方面的指标:

  • 防止全球气候灾害的碳减排目标
  • 污水排放、废气排放指标
  • 化学品使用、废弃物管理等
  • 物料回收与再利用
  • 单位产值的能效、碳排放强度
  • 水资源使用

在中央的两轮环保督察之后,许多企业的环境违行为得到了改善,在近些年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列行动下,中国整体的生态环境也有了显著提升。企业的环境问题过去的关注主要在制造型企业,因为制造型企业生产与运营国产会产生较多的环境影响方面,而随着近几年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关注,一些非制造型企业的碳排放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这也把金融业的绿色投资圈了进来。

企业的环境行为也被公众所关注,我们国家也制定了上市公司中重点环境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

中国的双碳目标助推了公众对ESG的认识,但是碳排放并不是企业ESG在环境方面的全部。

Social 社会

在这里,用 “社会” 这个词语翻译social并不是完全准确。在相关的标准或指南里,ESG的social(以及CSR的social)通常包含了企业内部员工、社区以及社会,而员工的权益还包括了职业健康与安全。

  • 员工的基本人权:童工、人身自由等
  • 合理的工作时间与报酬
  • 无歧视
  • 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
  • 对社区与社会的贡献(公益与慈善)

事实上,员工权益才是Social 的基本,是企业ESG策划的重点之一,而一些企业在却往往花更多心思在社会公益与慈善上面,一方面是企业对ESG的理解不足,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贡献容易被公众知晓以增加企业光环,但这偏离了ESG的本质追求。被誉为中国首善的曹德旺被地产商王健林评论福耀玻璃的员工“12小时制拿6000元” ,意指员工超时加班问题,王健林认为企业第一任务是经营好、第二是关爱员工、再才是公益。而曹德旺怒怼王健林高房价坑害了无数老百姓,无企业社会责任。

目前,许多企业在Social方面还存在不足,制造型企业尤为突出,尤其是一线员工的权益问题,例如职业健康与安全、社保、超时加班、带薪休假、婚育假期、年休假都存在问题,这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也有企业通过劳务外包的方式转移自己的合规责任,从而将这些 “不合规问题” 不体现在自己公司的ESG报告里。另一个涉及员工权益的问题就是互联网大厂的996与007问题。

性别歧视(包括对女性应聘者婚育状态等)与年龄歧视是另外一个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不合规重灾区,无论制造型企业还是非制造型企业。甚至一些公司的ESG或CSR岗位上都存在此类歧视性要求,例如某瑞典车企虽然在公开的招聘要求上并没有年龄限制,但却通过猎头筛选35周岁以下员工。

一些上市公司的ESG报告在这部分大谈特谈公司对外的捐赠,却很少披露公司在员工福利待遇、性别平等、员工技能发展方面的信息。虽然,社会责任的世界里没有对错,但是许多中国企业在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方面(甚至是基本合规方面)还任重道远。

社会责任并不是只是公益,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在Social 范畴里的重心是人,是员工。这也是目前诸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公认较高的ESG评级上Social 普遍得分较低的原因。

Governance 治理

公司治理方面体现在企业的道德合规经营,包括在防止商业贿赂、治理结构方面的议题:

  • 防止商业贿赂的措施
  • 公平竞争与反垄断
  • 知识产权保护
  • 治理结构的多元化
  • 供应商的社会责任

ESG评价的作用

1.对于投资者而言,基于ESG评价,投资者可以观测企业ESG绩效,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对象)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潜力,注重当下,注重未来。

2.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提升ESG管理水平,可以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良好的ESG表现是一笔隐形的财富,企业更早的发现其生产过程导致的负面环境影响,就能够减少未来因为环境违规受到监管部门高额处罚;更快建设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监督体系,就能够降低未来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顾客投诉的可能性。因此,ESG投资与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追捧,获得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