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企业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欧盟议会于2021年5月通过了首部《气候变化法》,标志着“气候中和”目标正式被纳入欧盟法律。中国于2020年9月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双碳”战略。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要抓住建设“净零”未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企业必须采取气候行动,推进全面深度减排,实现低碳转型。

” 企业低碳转型涉及企业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创新、公司治理、文化制度建设、社会责任、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乾景信息以碳资产管理和减碳路径规划为特色,与知名机构和专家合作为企业提供专业、全链条的低碳转型解决方案支持。 “
Enterprise low-carbon transition involves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produ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cultural institution build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rbon emission management, and carbon asset management.

实质性分析

帮助企业系统分析、评估与碳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倡议等外部因素给自身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及风险

盘查诊断

全面盘查企业在产品、运营及供应链层面的碳排放情况
识别并分析企业在不同排放边界内的脱碳潜力及机会点

目标设定

通过应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的工具及方法论,帮助企业设定基于科学的脱碳目标

路径规划

帮助企业系统设计和梳理脱碳路径,通过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源审计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管理和技术措施实现脱碳目标
帮助企业筛选可投资的碳清除项目以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能力提升

以既定的脱碳目标为导向,基于选定的脱碳路径,通过意识宣贯及能力建设等方式,帮助企业全面提升自身运营职能及供应链实施脱碳行动计划的能力

信息披露

全面盘查企业在产品、运营及供应链层面的碳排放情况
识别并分析企业在不同排放边界内的脱碳潜力及机会点.

碳中和认证

颁发第三方认证(证书及标识)证明企业通过采取脱碳及抵消措施,其温室气体排放或/及产品碳足迹已实现“净零”

天津港率先打造国内首个零碳智慧码头,推进花园式港口建设。
港口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装卸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消耗的燃油和电力。为实现港口码头的零碳排放,天津港集团着力建设与能耗相匹配的绿色能源供给系统。C段码头拥有两座高达188.5米的巨大风力发电机和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共同构建起“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码头设备百分百使用该系统提供的清洁能源。
天津港已投产风力、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到2.8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00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万余吨,相当于植树14万棵。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医药港多能综合利用系统
因地制宜地构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方案,主要通过发电余热梯级利用,将热电联产企业热网末端的低品位蒸汽用于驱动溴化锂机组制冷、板式换热设备制热,统一保障区域医药产业工艺环境空调用能。
2#能源站作为该项目中多能互补的创新示范点,通过不断技改完成产能翻番的同时,实现了溴化锂制冷机组与大型电制冷机组协同运行,灵活调度服务电网调峰;集中消纳园区屋顶光伏绿电,持续提高绿色供能占比;耦合全钒液流电池(0.5MW/2MWh)、谷电蓄冰(7000Rth)两大储能模块,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关键词:“复制粘贴”解锁双碳园区
属性:国有企业新建园区
诉求:制定可复制推广方案,为整个园区提供实现双碳的技术路线
痛点:自然资源禀赋不足、要求技术体系可复制推广、双碳建设增量成本过大
施家提供“双碳调研+绿能方案+碳中和规划+数字化平台建设”,制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碳中和”解决方案,整体节能率提高10%,电气化率提高90%以上,助力企业解锁双碳园区,打造新建园区双碳运营标杆。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